——單位基本情況
泉州市豐澤區統計局
泉州市豐澤區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5年6月30日)
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規定和《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國發〔2022〕22號)、《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認真做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的通知》(閩政〔2022〕31號)、《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認真做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的通知》(泉政文〔2023〕12號)、《泉州市豐澤區人民政府關于認真做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的通知》(泉豐政綜〔2023〕27號)要求,我區認真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23年12月31日,普查的時期資料為2023年度,普查對象是我區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在各地區、各部門和各級普查機構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廣大普查人員兩年來的艱辛努力以及全區范圍內普查對象的積極配合,豐澤區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全面完成機構組建、人員選聘、業務培訓、單位清查、普查登記、審核驗收、數據質量檢查、事后質量抽查、匯總評估等各項任務,取得重大成果和顯著成效。現將我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單位情況、從業人員、資產負債狀況和營業收入公布如下:
一、單位情況
2023年末,全區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45304個,比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年份,下同)增加21379個,增長89.4%;產業活動單位[1]48146個,增加21929個,增長83.6%;個體經營戶59422個,增加24106個,增長68.3%(詳見表1-1)。
表1-1 法人單位和產業活動單位數
|
單位數(個) |
比重(%) |
一、法人單位 |
45304 |
100.0 |
企業法人 |
43998 |
97.1 |
機關、事業法人 |
533 |
1.2 |
社會團體 |
289 |
0.6 |
其他法人 |
484 |
1.1 |
二、產業活動單位 |
48146 |
100.0 |
第二產業 |
4949 |
10.3 |
第三產業 |
43197 |
89.7 |
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21211個,占46.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5886個,占13.0%;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3289個,占7.3%。(詳見表1-2)。
表1-2 按行業門類分組的法人單位數
|
數量(個) |
比重(%) |
合 計 |
45304 |
100.0 |
農、林、牧、漁業* |
17 |
0.04 |
制造業 |
1828 |
4.0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23 |
0.1 |
建筑業 |
2805 |
6.2 |
批發和零售業 |
21211 |
46.8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584 |
1.3 |
住宿和餐飲業 |
811 |
1.8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3289 |
7.3 |
金融業 |
147 |
0.3 |
房地產業 |
1374 |
3.0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5886 |
13.0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3021 |
6.7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119 |
0.3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1048 |
2.3 |
教育 |
545 |
1.2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179 |
0.4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1677 |
3.7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740 |
1.6 |
注:表中農、林、牧、漁業僅包括從事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的法人單位與個體經營戶,以及兼營第二、三產業活動的農、林、牧、漁業法人單位。表中房地產業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下同。 |
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街道是:東海街道13926個,占30.7%;泉秀街道7266個,占16.0%;城東街道6244個,占13.8%(詳見表1-3)。
表1-3 按地區分組的法人單位數和產業活動單位數
|
法人單位 |
產業活動單位 |
||
數量(個) |
比重(%) |
數量(個) |
比重(%) |
|
合 計 |
45304 |
100.0 |
48146 |
100.0 |
東湖街道 |
3655 |
8.1 |
3979 |
8.3 |
豐澤街道 |
5720 |
12.6 |
6145 |
12.8 |
泉秀街道 |
7266 |
16.0 |
7803 |
16.2 |
清源街道 |
1696 |
3.7 |
1791 |
3.7 |
華大街道 |
3438 |
7.6 |
3629 |
7.5 |
城東街道 |
6244 |
13.8 |
6691 |
13.9 |
東海街道 |
13926 |
30.7 |
14644 |
30.4 |
北峰街道 |
3359 |
7.4 |
3464 |
7.2 |
二、從業人員
2023年末,全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379462人(不含鐵路運輸業數據,下同),比2018年末增加68946人,增長22.2%,其中女性從業人員160791人。第二產業從業人員88160人,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91302人。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95173人,其中女性從業人員51701人。
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批發和零售業80461人,占21.2%;建筑業59301人,占15.6%;金融業47982人,占12.6%。(詳見表1-4)。
表1-4 按行業門類分組的法人單位從業人員
|
法人單位 從業人員 (人) |
|
其中:女性 |
||
合 計 |
379462 |
160791 |
農、林、牧、漁業* |
58 |
16 |
制造業 |
27750 |
13226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1226 |
407 |
建筑業 |
59301 |
12809 |
批發和零售業 |
80461 |
35034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8891 |
1873 |
住宿和餐飲業 |
8553 |
4282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19283 |
7571 |
金融業 |
47982 |
26881 |
房地產業 |
18651 |
8023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30412 |
12447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16223 |
5843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3053 |
1292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7135 |
3740 |
教育 |
18388 |
12090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8679 |
5741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8689 |
3857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14727 |
5659 |
注:表中農、林、牧、漁業僅包括從事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的法人單位與個體經營戶從業人員。表中房地產業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表中不含鐵路運輸業數據。 |
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中,位居前三位的街道是:東海街道118786人,占31.3%;泉秀街道66211人,占17.4%;城東街道39353人,占10.4%。(詳見表1-5)。
表1-5 按地區分組的法人單位從業人員
|
法人單位從業人員(人) |
|
其中:女性 |
||
合 計 |
379462 |
160791 |
東湖街道 |
55490 |
25764 |
豐澤街道 |
43122 |
18791 |
泉秀街道 |
66211 |
26004 |
清源街道 |
9904 |
4035 |
華大街道 |
19217 |
6871 |
城東街道 |
39353 |
16378 |
東海街道 |
118786 |
51239 |
北峰街道 |
27379 |
11709 |
注:表中不含鐵路運輸業數據。
三、資產負債狀況和營業收入
2023年末,全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5344.65億元(不含鐵路運輸業、金融業數據,下同),比2018年末增加1384.82億元,增長35.0%。其中,第二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466.80億元,增加41.68億元,增長9.8%;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4877.85億元,增加1343.14萬億元,增長38.0%。
2023年末,全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負債合計2793.21億元,比2018年末增加456.24億元,增長19.5%。其中,第二產業法人單位負債合計248.26億元,增加60.79億元,增長32.4%;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負債合計2544.95億元,增加395.45億元,增長18.4%。
2023年,全區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實現營業收入2979.36億元,比2018年增加936.91億元,增長45.9%。其中,第二產業營業收入556.62億元,增加33.03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營業收入2422.75億元,增加903.89億元,增長59.5%(詳見表1-6)。
表1-6 按行業門類分組的單位主要經濟指標
|
法人單位 資產總計 (億元) |
法人單位 負債合計 (億元) |
企業法人單位 營業收入 (億元) |
合 計 |
5344.65 |
2793.21 |
2979.36 |
農、林、牧、漁業* |
0.06 |
0.02 |
0.21 |
制造業 |
133.06 |
63.20 |
159.11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129.99 |
80.59 |
151.70 |
建筑業 |
204.02 |
104.60 |
246.22 |
批發和零售業 |
508.27 |
298.30 |
1613.04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553.38 |
206.40 |
116.89 |
住宿和餐飲業 |
17.71 |
9.62 |
25.49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213.74 |
113.07 |
186.65 |
金融業 |
34.47 |
8.69 |
3.02 |
房地產業 |
2224.85 |
1392.60 |
211.74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744.65 |
287.64 |
125.31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66.33 |
18.81 |
65.61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56.08 |
10.83 |
5.70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7.56 |
3.03 |
19.86 |
教育 |
117.27 |
23.29 |
7.24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47.40 |
17.42 |
13.65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34.82 |
10.16 |
27.91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250.99 |
144.95 |
- |
注:表中合計不含鐵路運輸業數據。表中金融業僅包括由地方普查機構負責普查的金融業企業數據。表中農、林、牧、漁業僅包括從事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的單位數據。表中企業法人單位,包括機構類型為企業的法人單位,以及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事業法人單位、民辦非企業法人單位和基金會,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除宗教活動場所以外的機構類型為其他組織機構的法人單位。表中房地產業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 |
注:
[1]產業活動單位是法人單位的組成部分。僅包含一個產業活動單位的法人單位,稱為單產業法人單位,該法人單位同時也是一個產業活動單位;由兩個及以上產業活動單位組成的法人單位,稱為多產業法人單位。本公報中產業活動單位包括單產業法人單位和多產業法人單位下屬產業活動單位。
注釋:
[1]三次產業的劃分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
第二產業是指采礦業(不含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制造業(不含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以及農、林、牧、漁業中的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采礦業中的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制造業中的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2]單位的劃分
法人單位是指有權擁有資產、承擔負債,并獨立從事社會經濟活動(或者與其他單位進行交易)的組織。法人單位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能夠獨立承擔負債和其他民事責任;
(2)獨立擁有和使用(或者授權使用)資產,有權與其他單位簽訂合同;
(3)會計上獨立核算,能夠編制資產負債表等會計報表。
法人單位包括企業法人、事業單位法人、機關法人、社會團體法人、其他法人等。
產業活動單位是指位于一個地點,從事一種或主要從事一種社會經濟活動的組織或者組織的一部分。產業活動單位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在一個場所從事一種或者主要從事一種社會經濟活動;
(2)相對獨立地組織生產活動或經營活動;
(3)能提供收入或者支出等相關資料。
[3]表中的合計數和部分計算數據因小數取舍而產生的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